7月,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,各界持续关注。首批已入市的2225家电力公司,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40亿吨。如今,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“满月”,但建筑行业谈论者寥寥。实际上,作为碳排放大户,建筑业应当高度关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动态。
建筑业人士对碳排放权交易“漠视”的根源,一方面是对其认识不够,另一方面是将其与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《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》相关举措画上了等号。该文件发布后,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北京市、深圳市等7个地区开展试点。2013年,深圳市启动试点,试点领域包括工业、建筑和交通板块,首批纳入交易体系的包括198栋公共建筑(大型办公建筑、商场建筑、旅游饭店建筑)。其他地区的试点与深圳市大同小异。
可以看出,以往的试点,覆盖的主要是既有建筑,而且范围较小。若建筑业企业将其与即将全面覆盖各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相提并论,绝对是对国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决心的误解。
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,表明了我国推动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的决心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,意味着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新高度,包括建筑业在内的多个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,但跟不上发展步伐的企业,则将被市场无情淘汰。
一方面,碳排放权交易带来的是发展规则改变,企业价值面临重估。在碳排放总量全国统筹的前提下,碳排放权交易将是决定企业“发展权”的重要因素。企业基于发展需要,不得不进行温室气体排放,而当面临配额不足时,必须在市场上向配额有盈余的企业购买。企业的生产成本,不再只是人工、材料、设备等,首要的是“碳排放配额”。据悉,2020年,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特斯拉(Tesla)仅靠出售碳排放积分,就获得了15.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。这就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之下先行企业的优势。
另一方面,碳排放权交易将倒逼建筑业企业加快创新发展步伐。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是基于市场的节能减排政策工具,旨在通过市场手段,减少碳排放,降低能耗,促进产业和能源结构优化。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任务艰巨,碳排放权交易覆盖建筑业后,位于“中位数”以下的行业企业必然面临碳排放考核标准大幅提高的现实。在此之前,企业必须做好准备,向精细化发展进军,向创新要效益。
将建筑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,是推动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的必然。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稳步推进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建立,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,支持企业发展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方式,指导大型企业构建与碳达峰、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。建筑业企业要做的,是了解规则、熟悉规则,在政府指导下提前做出应对,在新形势下展现新作为。